列治文和三角洲之間的梅西隧道(George Massey Tunnel),可謂是大溫最重要的幾條交通要道之一了,不論是要去三角洲、素里、美國,還是去溫哥華島,還是從三角洲、南素里北上列治文、溫哥華、西溫、北溫,總之南來的北往的,幾乎都要走這條隧道。
但也正因如此,62歲“高齡”的梅西隧道,已經難以擔負每天80000輛車次的巨大車流量,幾乎每天都會堵車,成為大溫地區最堵塞的“堵點”之一。
一位通勤者表示,為了避免堵車,他每天淩晨4:30就要離開家,出門去上班。
就在18號上午,BC省現又公佈了關於梅西隧道的改建計畫,該計畫準備把梅西隧道換成一條8車道的沉管隧道。交通廳長Rob Fleming在列治文宣佈了這一消息。該項目的預計成本為41.5億元,預計於2030年完工。
Fleming表示,新的免費隧道中的2條將專用於快速公車,隧道路口還將為騎自行車的人和行人提供單獨進入隧道的路徑。至於現有的4車道隧道,省府表示,經過技術分析,不管是建橋樑還是隧道,都需要拆除老的隧道,並補充說它不符合當前的抗震標準。
不過省府表示,就算修了新隧道,高峰時段的出行時間將與現在相同。如果在高峰時段出行,還是需要提前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。先別管什麼2030年建成以後的事兒了,趕緊開工就行!畢竟這條老隧道的改建,已經討論8年了!
8年間省府、聯邦政府執政黨上臺下臺,方案改了又改,拖了又拖,到現在設計方案花了不少錢,但連一塊磚頭都沒動過啊!
2013年,時任省長自由黨簡蕙芝透露,將興建一條10車道大橋取代梅西隧道,以解決“BC最嚴重交通瓶頸之一”的問題,工程預計在2017年展開。
2015年12月17日,BC省自由黨政府正式宣佈這一消息,並表示2017年或者2018年就會開工,2022年完成。
2017年,梅西大橋計畫發出環境評估證書,預計該大橋會在當年動工,耗資約35億元。
如果按照計畫,此時的梅西大橋應該已經快修完了……然而,2017年戲劇性的BC省大選結束後,NDP政府執政,對梅西大橋的建設又開始重新評估。這一拖就是一年多,2018年,NDP省府表示:10車道的梅西大橋不能建,因為儘管該區域擁堵嚴重,但並不需要10個車道,這個工程太大了(too big)。
但是,原本梅西大橋的計畫準備工作已經花了6600萬元、然後電力設備建設又花了2500萬元、如果不建設,還要賠償建築公司200萬元。換言之,接近1億加幣的費用已經泡湯了,被省府給扔了。
大溫哥華貿易局(GVBOT)立刻發推特,怒懟省府:
“在接下來的23年內,大溫地區的人口會增加100萬人,而Delta、Tsawwassen 這一帶的人口增長速度會是大溫最快的之一,10車道的大橋,是必須的、是一個50年甚至更長期的解決方案。但是省府在做什麼?他們為了一時省錢,不考慮子孫後代,這個行為是沒有遠見的。”
2019年,大溫哥華市長會議審查了由BC省交通廳提出的6個入圍方案:
新的8車道沉管隧道(immersed-tube tunnel),附帶多用途通道;
新的8車道大橋,附帶多用途通道;
新的8車道深孔隧道(deep-bored tunnel),以及現有的多用途通道;
新的6車道沉管隧道,以及現有的帶有兩條運輸車道(transit lanes)的隧道;
新的6車道大橋,以及現有的帶有兩條運輸車道的隧道;
新的6車道深孔隧道,以及現有的帶有兩條運輸車道的隧道。
據《環球新聞》介紹,深孔隧道的方案是其中最昂貴、“技術上最具有挑戰性”和“最高風險”的,其成本約為沉管隧道或橋樑的3倍。沉管隧道的成本與橋樑的成本大致相同,並且具有“適度挑戰性”。但沉管隧道的施工對環境影響最大,需要進行最複雜的環境評估。
所有方案中,只有兩個大橋的方案是成本最低、環境評估最簡單的。但最後,大溫市長會議拍板通過了8車道沉管隧道的方案。本以為接下來就剩提交財務委員會,提交省府,徵詢公眾意見,然後就可以開工了。
萬萬沒想到,2020年,在徵詢公眾意見階段,省府又把8車道大橋方案拿出來作為備選之一了!既然這樣,當初為啥要取消上一任省府的10車道大橋啊?那麼多人忙活兩年半,開了無數個會,就為了減2個車道?認真的嗎?
省府表示,沉管隧道方案對物業的影響較小,但在施工過程中會對河道產生影響;沉管隧道方案在技術上也更具挑戰性,而橋樑的話,已經有了豐富的建造經驗;沉管隧道每年只有6個月的時間可以施工,估計將花費大約5年的時間。橋樑的時間將大大縮短,因為對環境的影響要小得多。
不過,今天我們都看到了,省府只是虛晃一槍,最終還是敲定了8車道沉管隧道。根據交通廳今天的說法,隧道和橋樑選項之間的成本比較發現,橋樑的估計成本略高,為42.2億元。政府表示,隧道“限制了任何視覺、噪音、陰影和照明對行車的影響”,它對“對農業用地的影響最小,不會對菲沙河引入新的航行限制”,還可以立即施工。
還是那句話,什麼橋都可以,快點開工行不行?
原文: 溫房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