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的8個月,加拿大央行把基準利率從0.25%一下子提升到3.25%,並且放話還會繼續加息。這一切努力,都是為了控制通膨、緩解住房危機,但成效真的好嗎?
近日,《The New York Times》特別撰文抨擊了加拿大這大半年來的升息:原本是窮人買不起房,這下倒好了,成了人人都買不起房,包括富人。為什麼這麼說?因為有一系列的理由可以證明,首先仍然是房價:以多倫多為例,儘管隨著升息打通膨,多倫多獨立屋成交價在8個月內下跌了16.4%,但仍然比去年同期高7.7%。
而且,不要認為16.4%是“暴跌”,首先是這8個月,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,其次是因為之前的房地產熱銷時期,多數獨立屋是加價賣出的,現在價格只是回到市場合理價格。
在專家看來,考慮到這些因素的話,實際下跌幅度不會超過10%,同比去年則會高出10%、如果是看十年同期,那麼多倫多10年獨立屋平均銷售價格暴漲了160%,這一期間,人們的收入水準普遍只有30%~60%的漲幅,和房價漲幅不成正比。居住在多倫多的一對新婚夫婦Ritu和Nippon在接受採訪時無奈地表示:一些熱門價位的房屋,比如100萬以下,其實並沒有怎麼跌,有的熱門房型甚至還要加價,比如多倫多附近的城市Hamilton。
諮詢和預測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也不客氣地表示:加拿大目前的房屋可負擔性還是G7國家裡最差的,看似有在變好,但其實成效甚微。《The New York Times》專欄文章的一個觀點大家都認同:就算聯邦政府和央行有能力讓房價硬著陸,它們也不會這麼做,因為這會抹去數十億、上百億的房屋價值,房地產下跌會拖累加拿大的經濟。因為相比於美國,加拿大的經濟對房地產的依存度顯然要高很多。
而且就算房價真的下跌10%,也不意味著房屋可負擔性有所改善:比如一個人在2021年以最低浮動利息1.2%入市,房價200萬,貸款總額120萬元,還款年限25年,那麼月供會是4631元;
如果這個人在現在買房,房價可能已經跌到了180萬,但利率是5%,首付仍然是40%,貸款總額會變成108萬元,還款年限還是25年,那麼月供已經變成6313元。每年會多近2萬的貸款,如果房屋長期持有的話,還真不見得改善了多少可負擔性。而且,當你現在買房,房屋價值在未來幾年內可能還持續下跌,讓總資產持續縮水。這也是《The New York Times》文章表達的“富人也買不起房”的理由—— 富人未必是真的缺錢,只是富人往往更精明,他們可不希望在高利息和房屋的降價週期入市,讓錢去打水漂。
還有一些中產階級則會在現在缺乏升級房屋的信心,因為看似能升級的起,但考慮到資金壓力,還不如先觀望一下。
“世界末日不會到來” 做出這番表態的,是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土地開發中心主任 Crichton:“每一次利率上升,這都是必然結果,2022年加拿大地產的形勢並不讓人意外,只是上下的幅度比往年要大一些。”
在Crichton和其他比較樂觀的專家看來,貸款利息和房價都會在2023年進入平靜期,那麼加拿大地產市場最希望看到的“平衡市場”也隨之會到來。如果那時的通膨也能平靜,那生活又可以步入正軌了。如果對現在的地產市場感到不放心,那麼大家可以盡可能儲蓄財富,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到來時在出手。
與其擔心央行,不如擔心移民太多? Crichton還表示,大家與其擔心央行的升息問題,倒不如擔心移民大門越開越大導致的房屋供應不足:以多倫多為例,近兩年每年約有12.5萬移民到來,但每年新增房屋供應量卻只有3.3萬套。
在溫哥華,情況也是類似的,購買力較強的新移民會“擠佔”本地人的房屋市場,但加拿大又是移民國家且急需勞動力,不可能關閉移民大門。如何找平衡,恐怕比央行找升息的平衡還要困難。況且,在加拿大抱怨移民太多、移民推高房價,本就是一種“政治不正確”的行為。哪怕已經到了人人都快買不起房的時代,加拿大的移民計畫也不會改變。
2011年的時候,加拿大人擁有住房的比例是69%,如今則倒退到了66%,都說生活會越來越好,但至少在加拿大似乎並非如此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