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兩年,加拿大網友紛紛分享了自己遭遇的“小費膨脹”和那些花樣百出的“小費潛規則”。我們這次不探討小費費率如何漲到了多麼天方夜譚的程度,單就大溫的收費亂象做出評價。
無處不在的收費場所
根據網友的評論,最讓人引起不悅的是按摩治療店的小費收取。按摩已經收取每小時90元、100元的費用了,在刷卡時還被要求支付20%的小費,這實在說不過去。餐廳流行收取小費是為了支付給服務生補貼薪水,即餐館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不給服務生支付的工資需要顧客去補全——這個是可以理解了;然而,按摩費用本來就是人力成本,仍然索取小費簡直是無理取鬧。
同樣的還有理髮店、美甲店、葡萄酒店。凡是能刷信用卡的地方都要求支付小費。甚至還有花店店員要求顧客在取走花束時支付小費。各種師出無名的小費索取無處不在。有網友說自己在滑雪勝地的自動咖啡機面前看到了小費收取的選項。連人工服務都沒有,照收不誤。
花樣百出的小費收費規則
不但到處提示顧客交小費,服務提供方甚至商家甚至可以自己編纂小費收取要求。在列治文,有的商店甚至明文規定小費只收現金,連最低金額都給你清清楚楚寫好,好像這和上車掏票一樣理所應當。
比如在列治文做理療的時候,就會看到在付款時看到貼在桌子上的“最低小費10元”,當詢問這是不是強制的時候,老闆娘花了10分鐘論述支付小費的合理性,大概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這樣收費,她家只是按照“要求”索取罷了——不是強制,但是你沒有理由不給。
還有網友吐槽在餐館支付小費時被迫“自動支付”。這位網友舉例說在一家餐館,“當帳單送到我面前時,小費自動多收了14%...由於服務差,我認為不值得給小費,但被告知這是自動的。”也有的時候,餐館為了保證每個人都交小費,要求一桌只能有一張帳單...這些要求都算是亂象。
顧客給小費的標準
小費本來應該是根據服務品質支付的,但是現在已經成了一種“義務”。有的餐廳為了節省成本不顧用服務員,導致高峰期用餐體驗極差、等餐時間極長。然而,如果不支付小費,有些餐廳會問你為什麼不給,並在你離開前抓緊機會給盡臉色。消費者們並不是存心作對或者鐵公雞一般吝嗇,而是不希望被剝奪選擇的權利,在最後結帳時搞壞整個消費過程的心情。很多網友們分享了自己給小費的標準,如果服務滿意,他們很樂意給予慷慨的小費。但如果是服務態度差、零互動、餐廳本來收費過高等原因,人們也會選擇不給。有的表示“速食店從來不給”;有的認為如果只是結帳沒有服務則不給;有的認為針灸、按摩、理療這種時薪已經很高的服務不應該索要小費。
下面列出了一些你可能對付小費感到困惑的常見情況。這裡列出了哪些是強制性的,哪些不是。
餐廳/酒吧/酒吧: 強制性小費ーー至少15%
外賣: 強制性小費ーー至少15%
Uber: 強制性小費ーー10% 至20%
計程車: 強制性小費ーー10% 至15% ,現金優先
Uber Eats/送餐: 強制性小費ーー最低$5
雜貨配送: 強制性小費ーー$5-$20
按摩: 強制性小費ーー10% 至20% ,但如果是醫療處方或由保險承保,則不需付
髮型師/理髮師/美容師: 預期小費ーー15%
酒店門衛: 預期小費ーー$2-$5
酒店行李員: 預期小費ーー每個包$2-$5
酒店客房服務: 預期小費ーー每天$5-$10
咖啡店: 可選小費ーー“不用找零”
雜貨店: 不需支付小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