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
開啟輔助訪問

免費發布信息

精彩推薦

最真實的圖片:多倫多醫院ICU裡正發生的慘劇!

[複製鏈接]

taiwanvans發表於 2021-4-15 18:22:5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疫情資料不斷創新高,醫療系統不堪重負,多倫多醫院裡的ICU到底在發生著什麼?今日,CBC News的一篇真實圖文報導,帶大家一探究竟。
0_202104151320011FVQI.png

病床前,Esther輕輕地擦拭著丈夫Eduardo的前額,撫平了他灰白的頭髮。Esther對丈夫輕聲地問道:“你會回家的,好嗎?我可以照顧好你的,好嗎?”75歲的丈夫沒有辦法說話。他的脖子上有一根呼吸管,連接著複雜的醫療設備系統。在從COVID-19疾病中恢復的過程中,他需要依靠設備來維持已經嚴重受損的肺部和身體功能。
0_202104151320012Zzw3.png
Esther和她的丈夫圖源:CBC

結婚38年的Esther,在1月份時和丈夫同時被感染,但她的症狀很輕。現在,她的身體有抗體保護,不會再感染,便成了多倫多士嘉堡醫療網路Centenary Hospital重症病房(ICU)的稀有訪客。
0_2021041513200147H6P.png
Esther 圖源:CBC

Esther戴著淺藍色的外科口罩,不斷叫著丈夫的小名:“Ed?Ed?你是很疼嗎?”她的丈夫震顫著,臉部皮膚皺了起來,雙眼緊閉,嘴巴微微張開,表情像是無聲的尖叫。
0_202104151320015Gllq.png
Eduardo的痛苦表情 圖源:CBC

在這家深受疫情打擊的醫院裡,痛苦無處不在。病人們,他們的家人們,精疲力盡的醫院員工們,從急診室的看門人到全天運作的重症監護團隊,全都在感受著各自的痛苦。

由於第三波疫情,大批患者被送進了醫院,多倫多士嘉堡的嚴峻形勢反映出政策的不平等和失誤,將某些地區不斷推向危機邊緣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脆弱的患者們最先受到生命威脅,而前線工作者努力奮鬥。
0_202104151320017MmRP.png
圖源:CBC

4月8日上午11點。所有電話立刻在整個重症病房裡響了起來,打破了每個病房裡傳出的單調的嗶嗶聲。安省最新的緊急警報稱:“居家令生效。”這表明隨著COVID-19病例數不斷上漲和重症患者數再破紀錄,全省又開始了封鎖計畫。在這一天,全省有500多名COVID-19患者在重症病房,其中有24名在士嘉堡的Centenary Hospital,佔據了大部分的可用病房。僅僅一周之後,全省的重症患者已經達到了635例。
0_202104151320018fe9D.png
圖源:CBC

Lorraine Pinto是一位言語溫柔的社會工作者,經常幫助病人家屬們瞭解當前的病情。她強調道,許多被收治的患者,根本不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而待在家裡。她說,經常被感染的人是必需工人。他們把病毒帶回家裡,感染了全家幾代人。“想像一下,有人像我們一樣身體健康,四五十歲,要去工廠上班,接觸了COVID-19。”
0_2021041513200110lhxD.png
社會工作者Lorraine Pinto 圖源:CBC

在整個多倫多,疫情不斷升級的趨勢已經持續了幾個月,在所有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室內環境中,比如學校、食品加工廠、運輸中心、工廠和製造設施,都爆發了COVID-19疾病。有色人種,總是那個最先受到傷害的群體。根據多倫多公共衛生局提供的最新人口統計資料,全市報告的絕大多數病例(約占76%),屬於種族群體(racialized group)。而且,低收入人群的住院率大約是較高經濟階層人群的住院率的3倍。最近入住Centenary Hospital的重症患者,具有各不相同的背景和年齡,其中包括一名50多歲的男子。該男子在隔離室由長期註冊護士Jose Pasion照料,而醫療團隊正在等待他的COVID-19檢測結果。
0_2021041513200111F5H6.png
註冊護士Jose Pasion圖源:CBC

小心地脫下防護手套和醫護服後,Pasion從房間的密封門走出來。他說,他現在正在照顧的重症患者,大多處在生命的黃金時期,這令他感到驚訝。最近,該醫療團隊甚至開始收治一些20多歲和30多歲的年輕人。
0_2021041513200112GAko.png
註冊護士Jose Pasion 圖源:CBC

他說:“在第一波疫情中,更多的是老年患者。但在第三波中,年輕人湧入了。”士嘉堡醫療網路的重症監護醫學總監Dr. Martin Betts指出,傳播能力更強大變種病毒可以在家庭成員中迅速傳播。
0_2021041513200113I9zU.png
Dr. Martin Betts 圖源:CBC

他說:“到目前為止,在第三波疫情中,我們已經接納了7對夫妻。我認為這是該病毒進入家庭,感染所有人的標誌,而且由於變種病毒強大得多,因此更多人和家人一起進入醫院。”在最近的一個週六,Dr. Betts連續將8名COVID-19患者送上機械呼吸機,這是他在醫生職業生涯中,單個班次中做過的最多次插管。“我們知道,在進入醫學誘導的昏迷之後,他們要在呼吸機上維持長達數周,但我們也知道,他們之中大概有一半沒有辦法活下來。”在距離Centenary Hospital僅10分鐘車程的士嘉堡總醫院(Scarborough General Hospital),Dr. Betts會見了一個單獨的重症監護小組。
0_20210415132001141z34.png
Scarborough General Hospital 圖源:CBC

該小組正在準備將一名患者轉移到另一家醫院,所有的工作都只是為了可以騰出一張急需的病床。
0_2021041513200115nT0s.png
士嘉堡醫療系統的病床圖源:CBC

該患者的最終目的地,大家肯定想不到,是多倫多病童醫院新設的一個成年人ICU病房。該醫院在4月6日宣佈,該病房有8張床位,僅供40歲及以下病人在急需時使用。兩天后,該病房開始收治重症患者。同時,多倫多還有十多家醫院正在關閉兒科病房,並將年輕的重症患者轉移到病童醫院。在士嘉堡總醫院的ICU裡,由Ornge,一家安省非營利空中急救服務公司組成的兩人小組,正在走廊上飛快地推行著擔架上的病人。兩名護理人員都穿著最高級別的個人防護裝備,包括全身防護服、橡膠手套、鞋套、護目鏡或面罩和工業級別的口罩,就像那些在研究危險化學品的人一樣。
0_2021041513200116R334.png

0_2021041513200117XM5c.png
Ornge的護理人員圖源:CBC

Ornge的資料顯示,由於COVID-19侵襲ICU,全省今年已經有近1000名患者被進行了轉移。
0_20210415132001183tBt.png
圖源:CBC

在第三波疫情中,安省已經授予醫院未經同意就可以轉移患者的權利,開始取消擇期手術,繼續建造臨時醫院,並宣佈了一項緊急命令,以支持其他醫護人員重新部署到高度專業化的醫院。Dr. Betts說,儘管安省做出了這些努力以節省空間,但仍然沒有辦法快速解決當下困境。他說:“儘管有了這些病床,但很難找到能夠照顧這些病人的醫護人員。尤其是當疫情已經過去13個月了。”

在醫院大廳裡,一間為數不多的空病房裡,保潔員Paula Clarke在努力清潔所有的物體表面。她身穿防護裝備,用浸泡漂白劑的毛巾擦拭著手推車和各個設備。由於不斷有患者進進出出,她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可能攜帶病毒的地方,不能跳過任何一個接觸點。
0_2021041513200119pgRE.png
保潔員Paula Clarke 圖源:CBC

Clark說:“我的媽媽死於COVID-19。所以我必須確保一切工作都正確地完成。”她的母親在第一波疫情中去世,這是她在醫院長期累人的輪班工作中所承受的額外負擔。她說,儘管痛苦,但仍然不能離開這份工作,因為需要付清的帳單。“真的很難,因為我沒能見她最後一面。但我又能做什麼呢?我最後一次看到她是通過視頻,而在那天晚上,她就走了。”士嘉堡醫療網路急診醫學總監Dr. Norm Chu說:“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。這是自疫情以來我們所看到的最糟糕的情況。我們都已經快要達到極限了。”
0_2021041513200120hHxv.png
Dr. Norm Chu 圖源:CBC

醫院裡的醫護人員,忙到幾乎沒有時間喝水,因為想要喝水的話,得走到外面,脫掉面罩和口罩。在這些天裡,根本沒有這樣的時間。Dr. Chu說:“我們受到COVID-19的影響尤其嚴重。許多多代同住的家庭,工廠工人,必需工人等。”令他擔憂的是,疫苗的接種反而加劇這種差距。

最新資料顯示,一些低收入、高多樣性的社區,包括士嘉堡的幾個社區,都有著高於其他富裕社區的感染率,但是疫苗接種率卻遠遠落後那些社區。Dr. Chu將士嘉堡的疫情稱為一場悲劇。不斷湧入的患者,給已經勞累過度的醫護帶來了沉重的負擔。他說,最糟糕的時刻還沒有到來。回到Centenary Hospital的ICU時,已經接近中午。儘管被告知要在上午10點30分離開,但Esther還留在丈夫的身邊,待在陽光灑下的角落裡。
0_2021041513200121gbOc.png
圖源:CBC
她努力地回憶著結婚後的這近40年時光。她第一次遇見丈夫Eduardo是在菲律賓,當時他們在一家公司上班。她在生產部門工作,而他在附近的藝術部門擔任圖形設計師。他們於1994年移民加拿大,丈夫Eduardo從事了許多必需行業的工作,包括工廠和大型零售店。“他是一個好丈夫,也是孩子們的好父母。”Esther聲音嘶啞地說著。她停頓了一下,繼續說道:“對我的家人來說,這太不容易了。”

Eduardo的護理團隊說,他最近開始表現出了好轉的跡象。雖然有機會最終能夠出院,但是現在還沒有擺脫危險。Dr. Betts指出,他的肺部掃描顯示,曾經健康的器官現在變得渾濁,像是充滿了煙霧。他靜靜地說:“肺部是不會很快好轉的。”
0_2021041513200122g0Oe.png
Eduardo的肺部掃描圖 圖源:CBC

Esther不確定她和丈夫是如何在1月份感染的。她說,她的一位孫女也呈陽性,儘管其他家人都沒什麼大礙。
她說:“我們沒有失去希望。我知道他會沒事的,我不會失去他的。”
0_2021041513200123paaL.png
Esther握著丈夫的手圖源:CBC

Esther在丈夫的床邊,小聲說了安慰的話,握著丈夫脆弱的手,告訴他“我愛你”,並且會繼續祈禱。她再次承諾道,會帶他回家。

原文: CBC NEWS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廣播臺

小黑屋| 溫哥華精彩生活

溫哥華美食 溫哥華景點 X3.4 © 溫哥華打工 溫哥華自由行 GMT-8, 2025-4-12 17:56 , Processed in 0.203166 second(s), 35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