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誕節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開心幸福的,能和一家人團圓,收到心儀已久的禮物。不過對於現居多倫多的ChristineWong來說,面對耶誕節的心情是無比複雜的。1970年12月5日,Christine的母親懷著她來到一家商店購買聖誕禮物。不料,逛著逛著,母親的羊水突然破了。幾小時後,Christine在安大略省St. Catharines的Hotel Dieu Hospital平安降生。
Christine的母親Mary並沒有因為新生命的到來而手足無措,因為Christine已經是Wong家族中的第7個孩子了,而其中還有兩個被領養的孩子。Christine家中一共有8個孩子:6個女孩,2個男孩,年齡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了16歲。但是,他們家並不富有,直到50年後,當Christine回憶起往事時,仍然驚訝於她母親是如何做到每年耶誕節都能為8個孩子送上聖誕禮物的。
Christine說道,當時沒有線上購物網站,沒有Amazon Prime的當日送達,沒有禮物推薦,更沒有商品下方的用戶評價。母親給孩子置辦的每個禮物都來之不易。Christine的母親積累了大量的優惠券,雖然錢很少,也沒有駕照,但是Mary依舊曲折地徒步或者乘坐公共汽車穿梭在這座城市中,Kresge's、Kmart、BiWay、Woolco 和 Zellers ,甚至長途跋涉數百公里來到Eatons和Sears等百貨商店為孩子們買禮物。有時,Christine說她的母親甚至用看起來像是“借來”的鉛筆來填寫表格。
但是,年幼的Christine並不是一直對母親的聖誕禮物表現出感激之情,有時也會表達自己收到禮物時失望的情緒。比如,有時候母親會搞錯牛仔褲的牌子;送她很醜的毛衣;明明自己一直想要一條時尚的斜邊條紋橄欖球褲,母親送她的卻是一件鮮紅色的兩件式毛圈慢跑服。Christine現在回憶起來,覺得非常羞愧。她說通過這件事,她明白了一個道理:人並不總能得到想要的東西,哪怕是聖誕禮物。
Christine說,現在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,如今她的13歲兒子會在Google 給自己發送一份精選的購物清單,包括他想要的每件聖誕禮物的照片和網站連結。
而在Christine的成長過程中,她和她的7個兄弟姐妹從沒有奢望過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。她們家很窮,窮到扼殺了她們的這種期待。因為年紀小,有時也會表達這種不滿和失望,但是等Christine稍大一些,就開始懂得家裡經濟條件的艱苦,體諒母親的難處,對母親給予的任何禮物都表達感激。更重要的不是禮物本身,而是母親的努力,關心和愛。Christine說,母親每年都竭盡全力,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耶誕節的特別。耶誕節為什麼對於母親那麼重要呢?因為在她年輕的時候,耶誕節對她來說充滿了心碎和失落。
1942年耶誕節的前5天,母親的兄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生,當時他只有21歲,而母親只有14歲。遭受如此巨大的打擊,誰會有心情慶祝耶誕節呢?
Christine的祖母當時還沉浸在丈夫三年前離世的悲痛中,又因失去長子而徹底崩潰。於是,Christine的母親和一些兄弟姐妹被送到寄養處,因為某些原因,她們被安置在加拿大西部的不同寄養家庭中。從此之後,在她成長中的每個耶誕節,她都沒能再和相愛的兄弟姐妹們一起渡過。
Christine說,如今自己也為人母,為了孩子的聖誕禮物而費心思。每當她強迫自己購買孩子願望清單上的禮物時,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。當疫情和供應鏈問題而買不到PS5時,她腦海中都會浮現懷著孕的母親,在白雪皚皚的街道上步履蹣跚,只為了能給一大群孩子尋找禮物的場景。
通過母親不完美的禮物,Christine懂得了一些無價的道理:生活不僅僅是在永無止境的願望清單上一項項打勾,人們常常並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。Christine也提醒自己,她能給兒子最好的禮物並不是用紙包裝起來的東西,也不是一張張的禮品卡。
你猜怎麼了? 今年,Christine無法滿足自己兒子精選的 Google 願望清單上的大部分東西。 像許多加拿大人一樣,我她受到了物價飛漲和利率飆升對家庭財務的壓力。她根本沒錢購買聖誕禮物——就像她媽媽多年前一樣。
Christine的媽媽在Christine27歲那年就去世了。Christine說: 如果她的母親在生下她的The Bay 購物賣場自動扶梯升天,她的身邊應該還是滿載著裝滿節日禮品的袋子,前往光榮的來世,那裡的每個早晨都是白雪皚皚的聖誕節。每年12月生日那天,Christine都會回想1970那年,她的母親在商店裡羊水破裂的場景,Christine會抬頭望天,默默感謝所有聽到呼救而前來幫忙的員工,Christine也永遠記得那個“倒楣的收銀員”的那一聲呼喊:"Clean up in aisle nine!"
耶誕節不僅僅是禮物和願望實現,更是希望能從禮物中感受到送禮的人的心意,並感謝父母和家人給予我滿滿的愛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