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的工資差距繼續擴大,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。所有損失的工作機會基本都來自低收入職位,失業者的財務狀況受到巨大影響。隨著政府補貼告一段落,人們應該怎麼辦呢?財務指南《快樂賺錢》(Happy Go Money)的作者萊昂(Melissa Leong)指出,經濟窘迫會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,當人們尋求改變時,首先要對自己友善一些並尋求幫助。
透過自己的人際網路找到可以幫忙的朋友以及指導者。與銀行代表談一下自己的情況,找信譽良好的信貸機構顧問尋求幫助。如果希望找新的工作機會,則可以聯絡以前的同事或是連絡人。如果希望擺脫政府援助,可以先評估一下自己的當前的狀況,看看自己每月的開支,需要多少錢付帳單和償還債務?是否可以進行任何改動以減輕壓力,比如找到更可負擔的住房?
暢銷書《和我談錢》(TalkMoney to Me)的作者基恩(KelleyKeehn)認為,增加財富的方法只有兩方面:檢討你的收入和支出。如果市民僅依賴政府福利,那麼就要算清每個月的支出以及可以減少的專案,比如訂閱頻道、酒水、大麻、賭博等。疫情期間,國民每年平均在這些事情上花費大約5000元,如果可以削減一半,就可以節省近2500元用於償還債務。
基恩說,如果銀行卡尚有餘額,可以致電銀行看是否有費率更低的信用卡或是零年費的卡。此外,發掘一下哪裡還能產生額外收入,比如寫文章賺錢、開設虛擬課程、幫人遛狗或是招一個室友。這些不一定是永久性的工作,只要能帶來額外收入,過渡到能回到正軌就可以。
評估自己財務優先順序別 Castlemark財富管理公司認證財務策劃師湯普森(Robyn K.Thompson)表示,回到正軌的第一步是評估自己的財務優先順序別。要在紙上寫下來,列出收入和支出,從債務開始,看自己總共欠多少錢,包括信用卡以及消費貸款,如汽車貸款和信用貸款(line of credit)等。然後再看看自己的支出都花到哪裡去了。然後立即開始在最需要關注的領域進行調整,比如將高利率債務經過重新協商改為低利率債務,或者將債務合併為一種可控的付款方式。
湯普森說,要尋找可以節約開支的地方來減輕壓力。比如,少叫或不叫外賣,因為昂貴的送貨服務是“現金吸血鬼”,限制網上購物的衝動,網上下單很容易,還信用卡時就不容易了。
新金融學院(NewSchool of Finance)創始人西蒙斯(ShannonLee Simmons)則建議,要試著做到收支平衡或盡可能少欠債。雖然這看上去很難,但即使每月節省10元,也可以慢慢重建應急儲蓄。現在先不要擔心退休的長期問題,緊急儲蓄和財務管理是最重要。
個人理財和旅遊專家崔百瑞(BarryChoi)表示,在努力獲得全職工作的同時,最好也輕鬆賺一些外快,增加額外收入。如果有車的人,可以參加一些網上平臺送餐;如有一些技能,還可以在Upwork或TaskRabbit上進行行銷;在VIP KID等網站上教英語也很受歡迎。MeVest網站創始人斯科吉(Lesley-Anne Scorgie)提出,應先瞭解政府援助結束的日期,以免措手不及,另外建立預算,總結必要的支出,儘早制定工作規劃,開始求職過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