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jessica 於 2022-3-17 01:18 編輯
加拿大有全民免費健保系統,但醫藥分家,沒有保險報銷,長期買藥也是一筆開銷。更重要的是,即便買了保險,都不一定可以找到家庭醫生! 就在本週二(3月15日),加拿大安大略省萬錦廣場出現華人居民人山人海的景象,3、400多人從早上7點開始大排長龍!不為別的,就為了報名華人醫生! (圖片來源:明報)
據本地媒體報導,這名招收新病人的華人醫生名為容仁佳,來自香港,昨天開始招收新病人,引來一大批本地華人居民前來搶名額! (圖片來源:明報)
其實診所在前幾天就陸陸續續接到電話諮詢,並告知大家在15日前來診所登記報名。只是沒想到,當天一大早,商場都還沒有開始營業,就有一堆人等候在外面。 (圖片來源:明報)
上午11點左右,一早排隊的市民就已經把表格都填寫好了,交給診所前臺。診所貼出公告:今天名額到此為止,明天早上9點會再分發表格給大家填寫。有消息稱,由於前一天的人潮過於擁擠,商場因此安排8點半就開始發,到9點為止,避免影響商場正常營業。只聽說過安省家庭醫生奇缺,沒想到缺到了這個地步! (圖片來源:明報)
“我手臂筋有損傷,非常疼痛,急症醫生和隨診醫生都不認真處理。聽朋友說,這裡有華人醫生收新病人,上個星期就打電話過來問了,然後接待員讓我15號過來。我問時間,她就說早上9點。”梁太太從士嘉堡區上來,人到診所的時候都已經10點半了,被告知診所停收了,還是好心的人遞了張表格,她才填上。 “很多醫生都不收新病人了,我們很慘的,大家需要看病,加拿大政府不斷收新移民,但醫生根本不夠,所有人都在找醫生,這樣太不負責任!”湯太太也是排隊民眾之一,疫情期間,很多醫護人員都選擇了提前退休,她的家庭醫生就是其中之一,她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在網上找醫生了。 (示意圖)
“我大概9點多到,11點現場就有300多人等著了!像我們這樣的老人家,還是希望能找有共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醫生,溝通更方便和準確,萬一因為語言問題,看錯病症、吃錯藥怎麼辦?” (示意圖)
兩個多月前才從香港到加拿大的新移民蕭女士表示,這段時間每天必做的事,就是打電話找家庭醫生。家裡有兒孫要照顧,又有家務,沒車,等朋友載她來,結果看到現場這麼多人,嚇了一跳!診所還說已經不收了!“我也沒想到要早上7點過來啊!看情景,比在香港排隊領口罩還要慘!加拿大醫療體系這麼好,怎麼連個家庭醫生都找不到?” 華人醫生診所門前的人潮,也驚動了商場經理,雖然安省是解封了,但密閉空間人山人海,很難保持2公尺社交距離,還有這麼多老人家,趕緊配合診所疏散人群。
找家庭醫生的問題,在溫哥華同樣也有。 一位生活在大溫地區素裡市的華人媽媽表示,自己的產科醫生就是全家的家庭醫生,後來退休了。因為家裡有老人,還是想找個離家近一點的華人醫生,結果遇上疫情,找了2年都沒消息,至今還沒找到! (示意圖)
“畢竟有老人,還是希望可以看會講中文的醫生,溝通起來比較方便,有些病痛用英文也講不清楚,怕看錯了。有個固定的家庭醫生,做年度健康檢查會比較方便。” (示意圖)
雖然比起美國,加拿大的醫療體制很親民,全民免費醫保,但是就醫難的問題就得不到解決,華人醫生更是少之又少。平時小病小痛還能自己吃藥休息解決,可是真有什麼病痛或是體檢,還是需要家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