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jessica 於 2022-6-17 19:25 編輯
七個月前,隨著兩種最有名的加密貨幣:比特幣和乙太坊創下新高,“炒幣”者們個個歡欣鼓舞,在當時,全球加密貨幣的總價值已經飆升到3兆美元,一派繁榮的景象。
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貨幣價值3兆美元,這是什麼概念?這些錢可以在加拿大購買400萬套房屋;如果你全部用來自己用,哪怕每天花100萬美元,也需要3000年才能花完!然而,接下來發生的事情,很多人都看在眼裡:到6月上旬,全球加密貨幣的總價值已經跌到不足1萬億美元,半年左右的時間就“蒸發”了2兆多億美元。通過比特幣的價格圖表,就能看出這半年跌的有多麼慘:
2021年11月9日,1比特幣的價格達到了峰值:67,734美元,結果一路下跌,雖然在2022年4月有短暫攀升,但緊接著就開始跳水。6月14日,1比特幣的價格,已經只剩21858美元……大家都想問的問題是:“這2兆多億美元去哪裡了?這些錢是真實存在的嗎,還只是一場夢境?”
BMO高級經濟學家薩爾瓜蒂直言:“這種價值已經消失了,它恐怕再也回不到以前的虛假繁榮階段了。”薩爾瓜蒂還表示:“加密貨幣是價值蒸發最多的,而股票、房地產市場的價值也在持續下降,這對每個人的生活影響更大。”
消失的不是金錢,而是價值 股票的跌幅雖然沒有加密貨幣那麼誇張,但炒股的人可比炒幣的人多百倍千倍:在2021年11月,納斯達克指數一度逼近16000點,但如今只有10828點。
標準普爾、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主要指數……歐美幾乎所有的股指在這半年時間都是跌跌不休,讓投入了全部身家炒股的股民叫苦不迭:我的錢,就這麼消失了!不過,BMO高級經濟學家薩爾瓜蒂卻表示:“大家一定要弄清楚,消失的是價值,並不是金錢。房屋、股票、加密貨幣,它們的價值都在下降。”
而且,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:當它們的價值下降讓你損失了金錢,但又意味著如今你需要更少的金錢就能擁有它們。只要在合適的時機去下手,“江山”會失而復得。
每個買家都有個賣家?這是謬論 凱投宏觀集團高級經濟學家Steven Brown則表示:“有個很簡單的道理,卻有很多剛剛進入投資領域的人想不明白 —— 並不是每個買家,都有一個賣家。”比特幣價格、股票價格下跌,買家受到了損失,而所謂的“賣家”並沒有吸走這些錢,並在此過程中變得富有。
就像前文所說,這些價格的下跌,是指他們已經配不上自己曾經的價值,而不是有人抽走了他們的價值,讓自己富裕,讓買家吃虧。Investopedia網站也指出:“當股票暴跌,並且投資者虧損的時候,很多投資者會認為是有人從中作梗,來當操盤手,目的是賺走他們的錢。其實,這種陰謀論是不成立的,這筆錢不會重新分配給其他人。”
Steven Brown還補充道:“如果一個人願意花100萬美元買一棟房子,那麼突然間我們就會說所有的房子都價值100萬美元,即便下一棟房子或者之後的房子可能不會以同樣的價格出售。”說的詳細一些:假設市場上有10套房子,每套100萬,總價值為1千萬。這時突然進入200萬炒作的錢(其中100萬為貨幣超發的部分)。
以200萬買下10套中的一套,使另外9套的房主覺得他們的房產也值200萬。於是大家一致認為原來總價1千萬的樓市,現在升值到2千萬了。滑鐵盧大學教授米卡爾的解釋是:“如果每個人都試圖同時賣掉他們的房子來賺錢,那麼所有房子的價格都會急劇下降。”
股市蒸發,和天災不一樣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深顧問Sijin Chen此前撰文表示:“很多股民認為,股票價格暴跌就像水災和雪災那樣,屬於天災,讓真正的財富消失、蒸發。其實,完全不必這麼理解。”
很多時候媒體報導是在誤導,比如每次國內外股票大跌的時候,媒體都說“蒸發”這個概念:比如特斯拉股票大跌,媒體報導是馬斯克的財富“蒸發”掉了幾百億。就算是蒸發,也只是蒸發掉了原本不存在的價值,因為當前的價值才是最符合該股票、該公司的現狀,之前經歷的都屬於過往雲煙,不值一提,股價對應的金錢,和真金白銀對應的金錢是兩碼事。
說的再簡單一些,股票和加密貨幣應該是“值多少錢”,而不是“有多少錢” —— 弄清這些概念後,在投資的過程中,大家的心態就能穩定不少了。
“本文轉載自溫房網,搜索微信號wenfangwang 即可關注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