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
開啟輔助訪問

免費發布信息

精彩推薦

加拿大養老院不便宜 但沒想到價格這麼離譜?

[複製鏈接]

jessica發表於 2023-5-21 17:56:5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本帖最後由 jessica 於 2023-5-21 17:59 編輯

很多網友都說加拿大是個老有所依的國家,有完善的養老體系,但近年來隨著房價、物價飆升和人口壓力,一系列的問題浮出水面。

除了養老金不夠退休使用外,另一個問題是:便宜的養老院排隊遙遙無期,而私人養老院的費用高到離譜。近日,一位網友發文感慨道:在魁北克,私人養老院的費用已經接近1年10萬元,相當於每月要8000多!簡單計算一下,假設在私人養老院過10年,花費要將近100萬;過20年的話,花費將近200萬請問,有多少老人有這麼多存款?
20230522093757.jpg

就算把房子賣了也不見得夠,畢竟魁北克的房價不像BC省、安大略省那麼高,一棟普通獨立屋也就幾十萬,居然還不夠住十年養老院的?等待公立的養老院,有多難?想要直觀瞭解進公立的養老院有多難,不光要參考大城市的資料,更要參考小城市的。幾個月前,就報導了大西洋省份新不倫瑞克的遭遇:
20230522093803.jpg

截止到2022年底,等待進入公立養老院的老年人數量高達833人,其中的500人還是需要急症護理的老人,而整個New Brunswick的公立養老院床位不過500張左右。Seniors' advocate Cecile Cassista 表示:“無論是在New Brunswick,還是在加拿大其他省份,情況都是讓人沮喪的,養老院的容量還不到實際需求的一半,而排隊等待的,又是最脆弱的群體。”
20230522093810.png

儘管在新冠疫情期間,各級政府努力新增了一些養老機構、新增床位,但跟激增的需求量相比,仍然遠遠不夠。有專家呼籲:薪水中可以預支養老院費用養老院費用這麼高,該如何緩解養老壓力?前段時間,《The Toronto Star》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給出了一個方案:如果員工需要的話,可以在每月薪水中扣掉一部分的養老院費用,這樣在若干年後自己需要的時候,可以節約一大筆錢。
20230522093817.jpg

做出這番表態的是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Dr. Samir,他認為,隨著養老壓力的增大,政府可以考慮將養老院的費用加入到日常的稅收中,這將直接受益于X世代,也就是19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。“越來越多的人靠薪水生活,他們很難為將來存夠錢”,Sinai Health老年病學主任Samir Sinha表示,“如果他們突然有長期護理需求,錢從哪來?”

當然,這樣的方案註定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接受,最多只能成為一種選項。另外,各個省省府也得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,來考慮“養老院稅收”是否可取。年輕的加拿大人已經倍感壓力媒體本月還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,顯示年輕的加拿大人已經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識,對將來退休生活的壓力感到擔憂。尤其是30到40歲這個年齡段的加拿大人,處在上有老下有小階段,且父母也普遍到了考慮養老院的年紀。父母的養老壓力,無形中又會增加他們對未來的不安。
20230522093823.png

要知道,私人養老院的每月養老開支,遠遠超過了加拿大平均收入水準,而每月的退休工資,可能只能負擔1個星期的養老院費用。很多加拿大人無奈地表示:從嬰幼兒、到成人、再到退休人士,在加拿大看病、去各類護理機構,從來就不能稱心如意。

說回前文網友發的文章,有一位家裡有老人在養老院的華人網友不客氣地表示:如果只是貴,但服務條件好,那我們至少還能介紹,但如今的加拿大養老院不僅貴,服務也沒有想像中的好。
20230522093832.png

比如在疫情初期,因為養老院工作人員的流通問題,導致不計其數的老人感染新冠,成百上千的老人因新冠撒手人寰  —— 如果不住進去,只是在家待著,還不會禍從天降。這位網友甚至指出:與其搞這些高價但服務差的養老院,不如引進瑞士那種安樂死的機器,反倒更體面一些。其他網友的觀點也比較激烈,對加拿大養老系統、尤其是天價養老院,是一邊倒的諷刺,比如“養老院的泡沫比房價泡沫還大”、“表面給尊嚴,實際在剝奪尊嚴。”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廣播臺

小黑屋| 溫哥華精彩生活

溫哥華美食 溫哥華景點 X3.4 © 溫哥華打工 溫哥華自由行 GMT-8, 2025-4-12 10:37 , Processed in 0.262125 second(s), 34 queries .